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基本面环境向好 股债再现跷跷板效应

2022-11-30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上周增量信息多空分明,“弱现实”与“强预期”的博弈再度将风险偏好推升至高位,消费、社会服务等下游板块......

  上周增量信息多空分明,“弱现实”与“强预期”的博弈再度将风险偏好推升至高位,消费、社会服务等下游板块在A股周中整体回调时顽强收涨就是最好的证明。笔者认为,此前的行情主要由于“小作文”引发的市场情绪,使市场忽略了潜在利空因素,这样的行情一般不会长久。上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尽相同,依旧是消息面引发市场情绪,依旧是“强预期”与“弱现实”的博弈,但越来越多的利多证据出现并支撑风险偏好回暖,说明市场正逐渐转向基本面支撑。

  从基本面数据情况看,美元计价下,10月出口同比增速为-0.3%,预期4.5%;CPI同比增速2.1%,略低于预期;PPI同比增速-1.3%;10月新增社融规模9079亿元,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,大幅低于前值。以上数据分别指向外需、内需的逐渐回落以及融资需求依然偏淡。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,数据反映的依旧是过去的问题,也就是说,以上数据已基本被市场完全定价,因此影响相对有限。

  以10月金融信贷数据为例,10月新增社融规模9079亿元,前值3.53万亿元,新增社融规模下滑主要源于人民币贷款、非标(未贴现承兑汇票)以及政府债券融资,都算不上增量利空因素。如果将人民币贷款拆开来看,不论是总量、短期还是中长期,居民端贷款的新增规模都大幅收缩,比如10月居民贷款规模-180亿元,9月为6503亿元,去年10月是4647亿元;10月短期居民贷-512亿元,9月3038亿元,去年10月426亿元;10中长期居民贷332亿元,9月3456亿元,去年10月4221亿元。

  金融信贷数据下行一方面是受季节性影响。从数据看,历年10月的居民短贷都偏淡,可能是由于临近“双11”促销季积累了一部分消费需求,今年国庆节期间的文旅消费也明显低于往年,导致短贷略低于季节性;而中长期贷款方面,主要是今年“金九银十”商品房销售情况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。与居民端相反,企业端贷款是短期贷款偏弱,中长期贷款尽管较9月大幅回落,但与历年同期相比,规模并不算小,这也是本次宏观数据的亮点。虽然数据表现一般,也不必太过悲观,因为市场已经对此抱有预期(至少是部分预期)。另一方面,分析10月数据时要有整体思维,9月份是三季度末信贷考核冲指标,必然会透支未来的融资需求,因此每季度首月均有类似问题。因此,不论是居民中长贷还是企业的短贷,反映的问题都与之前相同,只要政策效应还在扩散,就无需过于悲观。

  既然数据带来的利空已经基本被定价,接下来的问题是带动风险偏好上行的增量信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。本周风险偏好升温主要是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变化、地产纾困箭已离弦和海外加息压力缓解。

  一方面,上周四晚间,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,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,包括缩短密接及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、调整风险区划分等级、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等。消息公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,酒店旅游等领涨股市。

  另一方面,有报道称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,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,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,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。作为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“第二支箭”,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央行再贷款为核心资本,打造信用缓释工具出售给资金融出方,起到撬动融资以及风险转移的作用。而本次帮扶的主体从此前的制造业企业扩容到了房企,具体工具也不局限于信用缓释工具,明确指出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债券,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。

  此外,10月美国CPI以及核心CPI数据超预期回落,美联储12月加息速度大概率放缓,人民币压力有所消退。

  总之,市场“强预期”的支撑是防控政策的边际转变以及监管层对于地产企业“对症下药”的政策支持,使市场风险偏好出现脉冲式的修复,而不是“小作文”助推下的炒作。内部政策指向明确,外部压力边际缓解,笔者认为,上周五风险偏好的回升并不是利率上行的终点。在市场情绪扭转之后,市场将进入稳增长验证期。对利率市场来说,被数据证实的预期才能引导趋势,随着市场情绪的转变,后续利率中枢可能振荡上移,但应防止过度乐观带来的预期差。(作者单位:南华期货)

(文章来源:期货日报)

文章来源:期货日报
台灣支付寶儲值711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新民新闻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新民新闻网 X1.0